近日,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在京实行两年之久的“单双日行驶”的规定,不久将有可能被新的规定取代。在经历多次“单双日行驶”将被取消的传闻之后,不知这次能否真得成为现实?
在北京的交通管理措施中,没有哪一项措施比对某些车型实行“单双日行驶”更让人敏感,围绕“单双日行驶”是否取消的传闻也是年年被提起。时至今日,“单双日行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一种交通管理措施,更被演变成为某些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可以说,“单双日行驶”乐了部分厂家,却让微型车厂家、欲购买微型车的消费者犯难。
两年多前,当“单双日行驶”规定一经公布,即引起社会极大争议,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是“仅限制微型车行驶,没有道理,也不公平。”认为这会助长腐败、奢侈风的盛行,也不符合发展经济型轿车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要限制应限制所有的车型;二是“此举好,北京交通拥堵已没有了高低峰之分,不限制不行。”持此种观点者,大都是已拥有不受限制车型的人士及管理者;三是限制交通流量是必须的,但对采取限制却分车辆出行的方式持否认态度,认为“实行单双日对缓解交通意义不大。”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之际,几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严格控制对经济型轿车进行限制的有关规定,使取消“单双日行驶”再次成为社会热点。
但两年多过去了,有关部门对“单双日行驶”规定丝毫没有松动。
据了解,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理由有三:
一是机动车增长迅速,必须采取控制措施。目前,市中心的路网整体负荷已超过实际承受能力的90%,市区有近1/5的路口与路段在高峰时间呈半瘫痪状态,堵车长度超过500米。
二是道路设施建设滞后于车辆增长。“八五”期间,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到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3%,其中50%以上用于道路交通建设。
即使如此,全市道路面积增长率也只在3-4%,加上严格的空间条件限制,以扩大道路面积做为缓解交通的唯一选择是不可行的。
三是适度的交通需求控制与管理是世界通用做法,对机动车辆使用实行有选择的限制,也是各国通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有专家按单双日限制车型进行统计后发现,真正受限制的仅为少量用车。按1997年底机动车总数119.7万辆计算,全市微型车约有18万辆,除去其中的4万辆出租车,单双日一日削减流量大致仅在5-6万辆。由于北京汽车总量的迅速增加,几个月内车辆的增加数就远远超过了单双日限制行驶的车辆数,所以“单双日行驶”措施对削减交通流量,效果并不明显。
业内人士称,北京的道路,不管从道路面积还是路网密度等综合条件看,毫不逊色国外发达国家的交通状况,目前所以出现拥堵,关键不在道路面积和机动车的流量上,最主要的应在交通管理的科学上下功夫。比如,对路口进行科学渠化、增加标志标线、路口信号灯等,尽可能地依照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位人士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北京市完全有能力在不采取单双日限制行驶的条件下,解决交通拥堵难题。
其实,两年多来,北京市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挖掘潜力,想尽办法解决交通拥堵。去年以来,他们加大交通管理科学化力度,通过渠化、优化路口、路段,采用多相位信号灯,交警巡逻管理等做法,使全市99处拥堵点段得到治理;在控制交通需求方面,实行新车停车泊位制度,有利地控制了新车的增长;在交通管理上,采用“电子警察”查处违章,对司机实行交通违章记分制,使交通秩序大有好转,交通状况有所改观。可以说,眼下已具备放开“单双日行驶”限制的条件。
据悉,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单双日行驶”进行改进后,可能仍将对一些车辆在特殊地段、特殊时段上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